药师经常识网
标题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十二讲

来源:药师经常识网作者:时间:2019-10-23 10:20:31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十二讲)好,请看下面。“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这一段就针对于耳根的声尘,来阐明极乐众生的受用。释迦牟尼佛对我们娑婆世界众生讲述净土法门,一定要观机逗教。我们这个阎浮提众生的耳根最利,所以就特别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第十二讲)

好,请看下面。“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这一段就针对于耳根的声尘,来阐明极乐众生的受用。释迦牟尼佛对我们娑婆世界众生讲述净土法门,一定要观机逗教。我们这个阎浮提众生的耳根最利,所以就特别拈示出法音、音声来广泛的宣说。同时我们要了解极乐世界是一个摄受十方无量无边众生往生的地方,所以它从法界上来说,是摄一切法界众生根机的。一切法界众生根机:有的是耳根利;有的是鼻根利;香积国尝点香饭就能够破无明,显法性;有的是身根很利,披一点柔软的天衣或者衣服就能破烦恼;有的是意根利。五尘——色、声、香、味、触、法,它每一尘都是圆融微妙的。从一尘里面能出生一切法门,一法具足一切法。但我们还要根据我们哪个根机最利来下手。我们看这段经文,不要以为西方极乐世界只是针对耳根最利的音声圆妙,它不一定。其他五尘都能够显发种种的法门,让人得到种种胜妙的作用。那么由于要教化、度脱我们耳根最利的众生,所以极乐世界显现的有情的音声和无情的音声就很奇妙。

这里告诉舍利弗,极乐国土恒常具有种类甚多、奇特微妙、色彩斑斓的鸟。这些鸟很多种类,权且指出几种,像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这些“众鸟”是昼三时、夜三时不间断的发出和雅的音声。这些音声都在演畅佛法——大小乘的三十七道品,具体就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些佛法的宣扬、流畅,能令极乐世界往生者闻到这样百鸟的音声,都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善心。我们看“种种奇妙杂色”,表明鸟类的种类众多,而且非常美好:很好看,色彩斑斓。那么“舍利”相当于“春莺”;“迦陵频伽”就叫“妙音”,它没有出壳的时候发出的音声都超过一切众鸟;“共命”,就是一个身体两个头,身体的报身是一个,但是它有两种生命的神识。这叫“识别报同”——共命之鸟。原来说释迦牟尼佛跟提婆达多俩个常常都是冤家。正好有一世,他们又碰在一起做共命之鸟。一般这个鸟有一个睡觉,有一个就醒着来警卫。有一次,提婆达多睡的时候,释迦牟尼——那一世共命之鸟——看到有一个果子很香,他就把那个果子吃了,吃了之后口里还有香味。提婆达多醒过来一看:“你吃果子还不叫我啊!你既然这个样子,我也对你不客气了。”不客气,它怎么样?等到释迦牟尼睡觉的时候——他醒着的时候,找了一个毒果子,说:“要毒死你!”他就吃了个毒果子。这一吃,两个人都死了。这不能做冤家对头的,害了他人就害了自己:这共命之鸟。

这种鸟是根据我们世间人喜欢欣赏、比较看好的鸟,用相似的名称来比喻而已。实际上西方极乐世界的鸟,后面会讲到它不是业力所感召畜生道实在的鸟,它是由阿弥陀佛的那种摩尼光明里面所化现的。所以它全体都是弥陀法身的一种显现。

好,这些鸟所宣扬的这些法——说出这么多,是表明它能宣说一切法。包括大小乘的法: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个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说四念处,它也说四念处:身念处,观身不净;受念处,观受是苦;心念处,观心无常;法念处,观法无我。声闻教的这些观法对我们修净土法门的也有帮助作用,我们通过四念处的观法能够产生厌离心。首先厌离我们这个身体。我们执著这个身见的真实性,执著一切为我的身体来享乐的观念。但是殊不知这个身体的那种苦空、无常、无我,以及三十六种不净之物。我们要厌离。自己的身体很污秽,他人的身体也照样污秽。由这个污秽的身心感召的外部环境照样污秽,照样苦,照样无常,照样无我,要生起深刻的厌离心。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些呢,由于时间关系——也是佛教的常识——就不在这里详细解说了。但这里要讨论一下的就是:这些百鸟所偕鸣的三十七道品包括藏、通、别、圆的四教教品,它普摄一切根机。对见思惑没有断的人要谈“生灭四谛”,对烦恼重的,谈生灭四谛;见思惑烦恼比较轻一点,要谈“无生四谛”——通教的三十七道品;对于无明烦恼重的要谈“无量四谛”——别教的三十七道品;对于无明烦恼比较轻一点的,要谈圆教的“无作四谛”。

这些鸟能够应往生者的根机来随机宣说,其实还包含着四摄法,菩萨六度,佛的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乃至无量法门都能够宣演,顺应往生者“机缘不等”,作“种种开合、名义不同”的宣说。所以就能令往生者闻到这样的音声,圆念佛法僧三宝,圆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这些都是很胜妙的加持力量。你看我们这个世间众生,念头当中很少念三宝,无论是住持三宝还是理体三宝,还是化相三宝。尤其是一体三宝,我们都很难起这个念头。因为我们举心动念——在这个世间的习气,都是念五欲六尘,都是念人我是非。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声音一起来,让我们去念三宝。我们这个世间想发菩提心很难。天天是口里发菩提心,但是菩提心本质的那种无我智慧、那种同体的大慈悲心,我们却很难(生)出来。我们的烦恼常常现前,降伏不下去。那么往生者听到这样百鸟的声音能够圆灭烦恼,而且现量亲见阿弥陀佛法报化三身的功德。见到阿弥陀佛法报化三身的功德,他慈悲、威力的不可思议功德,他自然生起“念佛”之心;听到百鸟讲三十七道品——应机的法,“法喜入心,法味充足”,他就“念法”——轨则义;在这个同居土与大家共同闻这个法,共同禀受这个法的修法,一心一意的修证,他就“念僧”。能觉之智和所觉之理的和合——这种清净,这种统一大众,就是僧的意思。

那么“能念”的是三观。“三观”有:析空观——藏通的,藏通化的根机,藏叫析空面,通教的体空观,别教和圆教的次第三观乃至一心三观。他能念的是三观,“所念”的是三宝。那所念的“三宝”有别相三宝、一体三宝。别相三宝是指法报化三身为四教的佛宝,教理智断为四教的法宝,三乘的圣贤为四教的僧宝。那一体三宝主要是:从我们凡夫层面跟十方诸佛同体的那种性体当中具足能觉的智慧是佛宝,所觉的法性理体为法宝,能觉之智和所觉之理的和合为僧宝。别相三宝、一体三宝,它们各个又具足藏、通、别、圆四教的分别。这个道理都是非常深邃。那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展开了。

好,看最后一段。“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好,我们先把这一段给讲完一下。前面谈到众鸟宣说法音,进一步就怕有人误解,说这个鸟是不是畜生道。所以佛就告诉舍利弗:“你千万不要以为极乐世界的鸟真实的是它的罪报业力所生起来的。”它不是。“为什么呢?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这是阿弥陀佛的第一愿——就是国中无三恶道愿,所以显现的果地上的净土没有三恶道。“西方极乐世界连三恶道的名称都没有,更何况有实实在在的三恶道的事实呢?”作了一个否定。既然不是三恶道罪报所生,那是什么呢?这些众鸟都是阿弥陀佛为了使法音宣流,从光明里面变化出来的。这就通过提问、回答来破解疑问。破解疑问,有人就问了:“既然说尚无恶道之名,那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像白鹤、鹦鹉、迦陵频伽,这不是恶道的名吗?”这里回答很有意思。因为前面讲不是罪报所生,既然不是罪报所生的话,那这个假名也不能说它是恶名。既然这些百鸟不是罪报,它就是善报;这个假名不是恶名,它就是善名——实际上是善的名称。这个善报是什么?无论是佛的五阴还是六道众生往生后的五阴,那善报就是究竟圆满功德的色、受、想、行、识。善名就是假名功德究竟圆满。这里就提到名字所传达的一真法界的实相功德不可思议了。既然这个善名是究竟的功德,所以就说:一一名字都在诠释如来的究竟功德,以白鹤、鹦鹉这些假名来诠显实相功德。这个白鹤就是代表究竟功德的白鹤,都是如来性德美好的善名称呼,不是恶名。这是第一个问题。

\

第二个问题就是:那有人问,为什么要变化成众鸟?他是什么意思呢?这里面要从四悉檀的利益来了解。四悉檀,首先世界悉檀。就是凡夫他很喜欢这些鸟,常常蹓鸟,欣赏鸟,喜欢这些白鹤、迦陵频伽,顺着凡夫的这种喜好来变化,让他产生欢喜心,这叫世界悉檀。那么这个鸟不是一般的畜生,这个鸟还能讲经说法,人听了感到自叹不如;这个法还能相应他的根机,让他闻到法生起善心、善根,这就是为人悉檀。一般的人都有分别心,觉得人是万物之灵。对待那些鸟都起一种见——“你,比较低等的动物”,有下劣之想。哎!结果一到西方极乐世界看到鸟,鸟的智慧很高深。自己不懂的,鸟都能懂,而且能做自己的导师。所以他对鸟就不敢起下劣、轻慢之想,这就对治分别心哦!这就叫对治悉檀。

那么进一步去了达这个鸟是什么。鸟就是阿弥陀佛,这个鸟就是法界藏身。令听闻的往生者觉悟到法身平等,一切法都是性具、事造——“理具事造”。鸟就是阿弥陀佛,于是显现极乐世界的六尘:它的微风吹动,树网,铃铎、乐器这些音声——包括西方极乐世界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六尘里面分“假、实”,法尘属于假法,前面五尘——色、声、香、味、触,属于实法,无论是假法还是实法,它全体都是阿弥陀佛的法报化三身,以及涅槃常、乐、我、净的四德。随拈一法,全体都是涅槃四德,全体都是真如法性,是“毫无差别”的。不仅极乐世界依正的六尘,是阿弥陀佛的“三身四德”,同时也具足一切众生的三身四德,也具足着我的三身四德。大平等,没有差别,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从这里觉悟到“全他即自”。这句小标语就是“可谓法界标指”,就是为圆融的一真法界作标指,就是指向圆融的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就是第一义悉檀。阿弥陀佛变化鸟讲经说法,是令往生者得到第一义谛悉檀的利益。这第一义谛悉檀的利益,具足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和对治悉檀的完整功德。这样,它就跟其他的大乘经典有不共的地方。这就是净土大乘圆教四悉檀的利益,具体体现在阿弥陀佛光明变化成百鸟讲经说法的这种妙用上。

请看经文。“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好,先看这段经文,这是风、树演法。佛又告舍利弗长者,阿弥陀佛的极乐国土常常有微微徐动的清风,吹动着遍满国土的七宝行树,还有虚空中以种种珍宝合成的罗网、铃铎、虚空乐器,等等,悉能发出微妙的音声。这种音声就像灵籁之音了,如同百千种乐同时俱作:就好像一个盛大的交响乐团在演奏的那种海潮音。往生者闻到这样的音声回归自性,都能法尔自然地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前面谈到,阿弥陀佛由光中变化种种杂色奇妙之鸟来宣说法音,这是有情——鸟属于有情。现在微风吹动行树发出的声音,是无情——器世间之物。无论是有情,还是无情,都是阿弥陀佛的妙明实相体性所显发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全体都是阿弥陀佛的境界: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切皆成佛。所以不仅是有情的众生能宣扬法音,乃至无情的器界也能宣演大乘的妙法。藏、通、别、圆四教的三十七道品,以及衍生出来的“无量法门”,都能“同时演说”。那么这些音声就是如来的音声妙德了:如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在一音当中所宣说的无尽妙法,能够应众生不同类型的根机,让他得到相应的法益。

\

那么最重要的法益,是让他回归到自性的一体三宝。所以这里特别提出一种利益,就是能令闻者念佛法僧三宝。那么念佛法僧三宝,这也是从四悉檀的利益当中建立的。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者,他在这样一种妙德的加被之下能够亲证“一体三宝”,圆获四悉檀的四种利益。好,从世界悉檀来看,带业往生的凡夫从莲华出来就是刚破无明了,就能够闻到佛性实相的理体。这叫“创闻”,第一次闻到。这时候他就法喜充满,叫大喜遍涌心,所获得的是欢喜益。“欢喜益”在别教来说至少是欢喜地,在圆教来说至少是圆教初住,破一品无明,这时候所契入的是自性的、能够亲证的一体三宝:觉、正、净的功德。这样他就生起了大欢喜心,这是世界悉檀。这样他就入到了圣位——圣贤的位次。他跟理体三宝——自性的一体三宝——这种“气分”,就能够交接——交融互接。交融互接就必然让他当下发起大菩提心,这就生起了他的善根的利益。这就是为人悉檀。那么这种菩提心一生起来,它就具有巨大的伏住烦恼、灭掉烦恼的功能作用。“菩提心”是心王之宝。“伏灭烦恼”这就是破恶之益——对治悉檀。由此对当下现前一念所内具的、与十方三世诸佛同体无二的觉、正、净三宝,他就不仅觉悟而且亲证。亲证一体三宝,就能获得涅槃的三德:法身德、解脱德和般若德。圆证法、报、化三身功德,从智慧的德用来说,就入到第一义悉檀,就得“入理益”。

好,下面就总结,重重的总结一句“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这句经文当下令我们要深信这种事事无碍的境界,产生圆教的信心。圆教的信心,信什么?还要在佛和我们众生两个层面去理解。要深信上面所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都是阿弥陀佛大导师在因地当中由他的四十八大愿、大行——“六度万行”——所成就的,在他果地上由他所契证的一切种智所现的。这些庄严主要是来自于阿弥陀佛那边。以佛的庄严来作为缘念的重要的因素。然而这些庄严也在跟我们业力凡夫互动,也是我们这些业力凡夫用信愿称名的净业所感召的。那所感召的这样一个庄严,也离不开我们“唯识所变”的一种境界。就是阿弥陀佛由“种智所现”的这样的净土庄严,在我们凡夫层面——阿赖耶识——所变的相分。佛的那种一切种智的心跟我们凡夫的心,也就前面讲的本质境是来自佛那里,独影境来自凡夫。可以“互为影质”。当以佛心作为本质境的时候,就带起了我们众生的独影境,挟载着它的功德庄严显现出来;当我们以众生心作为本质境的时候,那么阿弥陀佛的那个心就作为独影境。这两者也是互渗互入、互相增上的。这种“互为影质”——互为本质境和影像境,就反映佛心和众生心是平等的,可以互相做主、伴的。

那这样一种佛心和众生心互相摄入的境界,是什么情况呢?其实很难理解、说清楚。非亲证境界,很难了知。那么这里就用一个比喻,好像很多灯发出它的光明,各各遍在一间屋子里面,这个灯光就好像形成浑然一体的光亮。这叫“各遍似一”。各偏在一间屋子里面,好像就是一个整体的光明:各遍似一。好像是一——不加分别,但是里面各盏灯有各盏灯的明亮度,又不能消解它的差别性。这就是圆融和行布的关系。佛心和我们众生心可以“各遍似一”,同时又各有它的差异性——各灯各明。“全理成事”,佛心、众生心在本源上都是真如实相,这个真如实相是不加分别的,但是真如实相无形无相的理体能够缘起森罗万象的事。缘起的森罗万象,全体就是真如理体。从这里理解“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体的性德生起它的修德。修德的目的是把性德展示出来。而且这里面阿弥陀佛的那种全性起修,也就是一切众生的全性起修。这个“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我们常常会比喻成水和波的关系。这个大海,当它显出波的时候,那是“全波即海,全海即波”。你要在这个事相上就它的本质,不能离开事相来谈事外之理。

好,这里就要我们深刻的进行思惟了。这里就要呵斥一种愚痴的见解。有些空腹高心的人,常常离开阿弥陀佛愿力所成就的——就是种智所现的——不可思议的土,去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就会陷到“鼠即鸟空”的窠臼里面。“鼠即鸟空”是什么?“鼠即”就是老鼠的那种鸣叫声音。它是比喻一个狂禅之士:他谈有,实际上不了解妙有。“鸟空”,鸟发出的声音。他谈空,实际上不了解什么叫真空。用这个来比喻:如果离开极乐不可思议的净土来谈唯心的话,那你这个所谓的唯心一定是攀缘的妄心,不是妙明真心。如果从妙明真心显发极乐世界的关系来看,我们就会了解到佛心和众生的心互为影质:事事无碍的境界。极乐世界这种国土庄严由阿弥陀佛愿行所成就,一切众生的愿行也参与在里面。我们众生的这盏灯的光亮也在当下。所以你看《无量寿经》里面,包括《阿弥陀经》里面,讲西方极乐世界庄严,我们净业行人在参与庄严。就在当下,我们发出一念至诚的信愿之心,七宝池八功德水里面就有我们的一朵莲华,标上这个净业行人的名字。你如果念佛精进,信愿踏实,这朵莲华的光亮就会灿烂,而且这莲华就会大起来。你信愿持名的这种心态和行为,在七宝池八功德水里面都展示了它的光色。可不是你也在庄严极乐世界吗?

——庚寅年五月大安法师讲于温州太平寺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

仰面朝天成语名称仰面朝天成语拼音yǎng miàn cháo ti...

仰事俯畜 仰事俯畜

仰事俯畜成语名称仰事俯畜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xù成...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

仰事俯育成语名称仰事俯育成语拼音yǎng shì fǔ yù成...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

仰屋之勤成语名称仰屋之勤成语拼音yǎng wū zhī qín成...

最新文章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古诗原文[挑错/...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

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古诗原文[挑错/...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友情链接

手机版 网站地图